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3月22日-23日中日韩三方恢复了贸易谈判,本次谈判距上轮已有近一年。中日韩三国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区域贸易协议中的成员,RCEP共有16个国家参与,计划于今年达成协议。

中日韩FTA

本次高级官员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三方代表团分别由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日本副外相Yamazaki Kazuyuki和韩国贸易投资部副部长Kim Young-sam领衔出席。

中日韩FTA于2012年11月在第21届东盟会议上启动。自此之后,三个国家轮流举行会议。中日韩三个国家均是亚洲大型经济体,GDP合计占到全球五分之一。

全面增加贸易和投资跨境流动是谈判的另一个关键目标,特别是考虑到这些国家在更广阔的区域和全球经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衔接价值链的潜力。据日本外务省称,迄今为止举行的13轮谈判中,主要讨论的议题包括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新闻,在本轮意见交换中,各国官员特别关注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电信等。

“部长们同意在符合三方利益的情况下尽快结束中日韩FTA谈判,并且认为这一谈判进程对于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和实现东亚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来说非常重要”。中国商务部的声明中说到。

然而,达成贸易协定的时间表还并不明确。据报道,若干政治问题对贸易谈判人员推动达成协定的努力带来挑战,比如与贸易无关的领土争端。这个谈判于2012年启动,随后每年举行多轮会谈,但是近年来的谈判会议断断续续。

韩国和中国已经签订了双边协议,并于2015年12月生效。这项协议包括持续削减关税,覆盖了90%以上关税税目,同时还涉及电子商务、服务贸易和公共采购等议题。双方官员上周在首尔就双边协定的下一阶段发展举行了会谈,目的是对包括服务和投资在内的议题的现有承诺进行更深入谈判。

区域经济动态

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日本和韩国开始与东盟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在1997年与东盟国家形成了“10+3”机制(APT,或称为ASEAN + 3),以“培育东亚区域主义”。除了经济合作,该框架还在社会问题、能源、农业、旅游和许多其他互利议题上展开合作。

为了深化这种合作关系,同样在2012年东盟会议上,中日韩三国连同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以及东盟集团启动了正式的贸易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见《桥周报》,2012年11月21日,2017年8月3日)

根据一份东盟的简介显示,16个RCEP谈判国人口超过三十亿,贸易额占到了全球份额的30%左右。

RCEP领导人们也表示,完成这些谈判有助于抵制近年来兴起的反全球化浪潮,同时稳固该地区经济增长和政治关系。

“我们注意到,尽管最近全球经济放缓,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情绪高涨,但我们的经济仍然保持了弹性,且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而言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我们承认贸易开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该区域在更加动荡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中起到了宝贵的缓冲作用,使我们能够保持强劲的经济表现。“2017年年底RCEP领导人这样说。

RCEP各国部长在上个月举行了会谈,表示尽管各方谈判意愿强烈,但在多个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

部长联合新闻稿中称,“部长们强调了RCEP协议的巨大潜力,既可以通过区域中的包容性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增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东盟官员本月对共同社说:“仍有许多事情要做,但可能在今年完成。”七月RCEP成员国将进行新一轮部长级会议。在那之前,还将于四月和六月分别展开两轮谈判。关于中日韩下一轮三方谈判,日期尚未公布,但中国确认将承办下次会谈。

ICTSD报道;“韩国,中国,日本举行第十三轮FTA谈判”,ARIRANG NEWS,2018年3月22日;“推迟之后,RCEP领导人决心在2018年结束谈判”,NIKKEI ASIAN REVIEW,2017年11月14日;“RCEP谈判在新加坡取得进展,日本推动在年终时达成贸易协定”,JAPAN TIMES,2018年3月4日;“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之下,韩国、中国、日本举行新的贸易谈判”, YONHAP NEWS AGENCY,2018年3月23日;“中国、日本、韩国自由贸易协定:通往亚洲经济一体化之路”,INTERNATIONAL AFFAIRS REVIEW,2017年3月1日;“政治紧张环境下,中日韩举行自贸区谈判” ,THE DIPLOMAT,2014年3月5日。

文章来自作者所在机构官方微信平台ICTSD-China,该平台发布最前沿和全面的全球贸易、投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资讯,下方附有ICTSD-China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欢迎免费订阅。

 

话题:



0

推荐

成帅华

成帅华

223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瑞士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执行董事、2015耶鲁世界学者、2007亚洲青年领袖,2005英国志奋领学者。对外经贸大学客座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亚洲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气候变化研究前沿杂志客座编辑。曾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就职,先后在复旦大学和牛津大学就读。

文章